晝夜溫差大
正值秋盡氣驟變氣溫突降十多度,豬舍須縮小通風口,秋冬交際氣溫晝夜差拉大,應該日出后多開門窗口,日落后根據降溫幅度關閉部分門窗口調節適度以防豬流威,或感冒。感冒是萬病之源,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,得病易治病難,以防為主是上策。
若有懷孕的母豬,要注意不喂涼冷的飼料等;注意天氣變化,防止懷孕母豬受涼感冒。有仔豬的豬場,可以使用保溫燈讓仔豬在里面取暖;也可搭個草棚子,里面堆放上軟干草,讓豬鉆到里面睡覺保溫。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在豬圈內避風一角建溫室,溫室的大小可根據豬的多少而定。
豬舍通風
降低豬舍濕度、改善豬舍空氣的最好辦法是通風換氣。而通風換氣最有效的措施則是在天棚頂上開個通風孔,這樣不用開門窗,就能盡快將舍內的大量潮氣和不良氣體排出,并換入新鮮空氣。通風要有節制,晴天多通風,陰天、冷天少通風,做到通風與保溫協調。
飼喂技巧
飼料中添加活血祛淤、健脾燥濕、祛風散寒的中藥,既能促進豬的快速育肥,又能抗寒防病。
可用黃芪、荊芥、防風、白術各60克,山楂、蒼術、陳皮、厚樸、神曲各10克,炒麥芽30克,白頭翁、甘草各8克,粉碎后加入飼料中,每頭小豬每天10克;于早晨一次喂完,每周兩次。
可以喂熱能高的飼料,以增加豬體內的熱量。以精料為主時,每天喂2—3次即可,在一天內每次的給料量大致可按早晨35%,中午25%,傍晚40%的比例分配;青粗飼料較多的豬場每天要增加1—2次。要根據豬的食欲情況和生長階段隨時調整喂量,每次飼喂掌握在七成飽為宜,使豬在每次飼喂時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。
冬季即將來臨,除加強常規飼料管理外,還要做好豬飼料的儲備和育肥催肥工作。此時氣溫適宜,飼料充足,是豬生長發育的好季節。紅薯、紅薯藤等粉碎后或發酵后喂豬都是很好的飼料,薯類塊莖、豆類莢莖等可曬干粉碎后用來喂豬。